用家見證

我被失眠困擾了10多年了。這些年來遍尋中西名醫,西醫為我作了很多的檢查,檢查不出甚麼結果,最後告訴我是壓力引起的;中醫則說我甚麼氣虛血瘀,肝腎不足等等。金錢花去醫病也不打緊,時間用來用心調理也是應該的,失眠就是沒醫好。後來,在一次機緣巧合下,我的朋友介紹我試用砭石。我當時雖然心存懷疑,但覺得反正也是外用的,產品又有歐盟的安全認證,也不訪一試。我朋友告訴我睡前在手腕的內關穴上按摩10分鐘,然後將砭石放在枕頭下睡覺。神奇的事就此發生了! 第一次使用砭石按摩時,我的手心腳底不斷冒汗,按後睡意大増,那夜我终於可以來一次久違了的一覺睡至天亮﹗現在每晚我都可以瞓得香,睡得甜。真的很感謝介紹砭石給我的朋友。 - 蔡小姐 ﹕失眠患者
更多...

更多砭石資訊

砭石是如何形成的?

  • 1. 隕石撞擊表面
  • 2. 馬赫效應
  • 3. 隕石爆炸
  • 4. 滲透作用
  • 5. 砭石形成
1. 隕石撞擊表面 高速衝向地球的鐵質隕石進入大氣層後,隕石撞擊表面與大氣產生強烈的摩擦,在不斷的燃燒和爆炸中形成高溫高壓的等離子氣團。5,6,7 等離子體是一種由自由電子和帶電離子為主要成份的氣體團。
2. 馬赫效應 停留在地面的等離子形成了一個特殊的空間。氣團有很高的導電率,與電磁場存在極強的耦合作用下不斷擴張。根據馬赫效應 (Mach Effect),隨著等離子溫度下降,近地面的等離子進行了流體力學分離,形成三種不同的粒子狀態5,6,7 ,空間充斥著不同密度的自由電子、帶正電離子和末電離的原子。
3. 隕石爆炸 隕石撞入地層後產生爆炸,釋放巨大的能量,形成撞擊波,令附近的固態爆炸物向上衝,導致地面上空的等離子再次處於高溫高壓的狀態5,6,7
4. 滲透作用 就在此特殊複雜的環境下,等離子形成了很高的流動性和滲透性。被拋進空中的岩石在高溫高壓的蒸薰下,藉等離子的滲透,滲入了許多隕石爆炸產物的多種元素5,6,7
5. 砭石形成 隨著大量爆炸產物的落下,逐漸形成浮石,經過急速冷卻的過程,凝聚成微晶結構,砭石便從此而形成的5,6,7